(资料图片)
如何加强基础研究,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上海首创了基础研究特区的新模式,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在复旦大学力学实验室里,我们见到了36岁的青年科学家徐凡。他正在研制一款用激光驱动的宇航光帆,可以实现光年距离的太空探索。宇航光帆颠覆了现有航天器的基本原理,而这样一个近乎科幻的想法在2021年成为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支持的第一批项目。
为了鼓励青年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大胆探索,做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敢闯“无人区”,2021年10月,上海市提出了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入选为第一批基础研究特区。记者了解到,特区项目与以往的基金项目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权力的下放。作为特区主体的科研机构和院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并且在考核目标上接受失败,允许试错。
有了特区项目稳定的资金支持,这两年徐凡的科研进展很快。他从失水的百香果获得启发,研发出了一款褶皱形貌智能软抓手,可以应用于清理太空中微小的垃圾颗粒,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的科学期刊上。
关键词: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5月28日17时,河南已收获小麦856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0%),日投入联合收割机3 7万台。其中:信阳22
5月29日,记者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工信局推进便民核酸采样屋建设,确保5月底前郑州4378个采样屋全部投
5月29日,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从郑州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